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绘画 | 中荷艺术对话:差异与共性,包容与理解
2024-07-09 18:29:05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绘画 | 中荷艺术对话:差异与共性,包容与理解

 

          北京时间2024年6月28日至7月2日,中国国家画院一行赴荷兰海牙、阿姆斯特丹进行文化艺术交流。6月30日,中国国家画院和海牙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绘画——中国国家画院作品交流展”在荷兰皇家画协美术馆开幕,共展出68位当代中国艺术家的98件作品,近百位荷兰艺术家及各界观众200余人参加开幕式。展览开幕式前,中国与荷兰的两位策展人与八位艺术家代表,围绕各自的艺术成长经历、各自对艺术创作中传统与创新的理解、两国艺术家之间的艺术互鉴,以及时下的热门话题,诸如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影响等,展开了深度艺术对话,现场气氛热烈。此外,交流考察团还到海牙市立博物馆(Stadhouderslaan)、福村登博物馆(Voorlinden Museum)、皇家莫里茨美术馆(Mauritshuis)、荷兰国立博物馆(Rijsmuseum)、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Stedelijk Museum)等艺术机构参观访问,深入了解了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科技与贸易,以及当代艺术创作。此行再次将当代中国绘画推向了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促进了当代中国艺术与域外文化艺术交流互鉴,共同走向繁荣。

 

 

 

  6月30日,中国国家画院和海牙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绘画——中国国家画院作品交流展”在位于海牙的荷兰皇家画协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68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98件作品,涉及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分为“悠游山林”“精彩人生”“万物有灵”“交流与互鉴”“传统与创新”五个单元。展览旨在以不同材料、技法、观念、形式,讲述每位艺术家个体的艺术成长故事,并借由这些作品,让广大荷兰观众从中感受到中国艺术所承载的数千年历史与当下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开幕式前,在中荷两国策展人徐涟、贺江柏的主持下,两国艺术家代表姚大伍、李晓柱、沙永汇、陈明、王治、托恩·范斯滕贝亨(Ton van Steenbergen)、米希尔·舍佩尔斯(Michiel Schepers)、 汉内克·纳特洛普(Hanneke Naterop)围绕“传统与创新”展开艺术对话。

 

 

 

下面按艺术对话发言顺序简要记述。

沙永汇(中国国家画院版画所所长):

  我此次参展的一幅水印木刻作品和两幅油印木刻作品,从技法上仍然是以刀刻木的传统版画技法,但表现的内容已经脱离了传统木刻版画,增添了很多当代的题材和元素。这就是我以艺术实践的方式对“传统与创新”的回应。刚才和很多荷兰艺术家的交流,能感受到他们对于中国版画,无论是内容表达,还是技术手法,都非常有兴趣,他们非常期待能与中国国家画院继续推进版画方向的长期交流与合作,也非常期待我们能跟他们就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技艺进行深入的展示和培训。我也希望日后还能与包括荷兰在内的更广泛的国家进行文化艺术的交流,推动艺术创作的创新与共同繁荣。

 

托恩·范斯滕贝亨(荷兰艺术家):

  此前,很少有这样直面当代中国艺术的机会。而今天,我不仅有机会欣赏这些主题和创作技巧各不相同的当代中国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还能和这些远道而来的中国艺术家深入交流,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他们作品中糅合东西、传承创新的艺术面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我回想了一下自己作品中对荷兰绘画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我的油画创作在继承荷兰画派经典油画技法的基础上,增添了很多细节处理,也在积极寻找当代视角的介入。与此同时,中国艺术家在言谈中对于双方艺术差异和共性的探求,也让我看到了他们对于艺术交流互鉴的包容与理解。这种交流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必要和迫切的,我希望日后还能有更多像今天这样的交流机会。

 

姚大伍(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

  这次来到荷兰,我得以看到自己从小学画时就印刻在脑海中的那些艺术巨匠们的名作,不仅让我对荷兰在世界艺术史上作出的贡献有了更真切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传统与创新的命题,在荷兰的当代艺术创作中也同样重要,因此我们今天的研讨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艺术创作的材料和技法更多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经验;而我在创作中对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精神空间的追寻,则更多是我在继承传统上的创新。通过与到场的荷兰艺术家的交流,我感受到尽管我们语言不通,但我们对于艺术的交流没有任何障碍,因为我们的艺术成长道路非常相似,对于艺术创作的信念或者是对艺术创作高峰的攀登,都是真诚的,所以大家聊到动情处,才能全场欢笑并响起掌声。中国是世界的一员,中国的艺术家也是世界艺术大家庭中的一员,所以中国的当代艺术一定要走出来、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现中国艺术在传统与创新旅程中最新、最优秀的艺术成果。而只有进行国际化的交流,我们才能吸收、借鉴更多有益的经验,才能更多、更好地反哺、滋养我们的艺术,从而让中国当代艺术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更积极的影响,为世界艺术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米希尔·舍佩尔斯(荷兰艺术家):

  我个人此前就非常喜欢中国传统纸本、绢本绘画,而且从中收获了不少创作的灵感,我甚至曾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借鉴过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因此,今天能够通过类似研讨的方式与当代中国艺术家中的优秀代表深入交流,我非常兴奋。从我自己的艺术创作来谈传统与创新,我认为最恰当的创新路径,就是要深入自然,将当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或是矛盾纠葛,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就能为作品增添当代性。

 

李晓柱(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

  中国传统绘画表达的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处的状态,我们今天的话题是传统与创新,也就是说没有传统就谈不上创新。在我的艺术思考与实践中,我认为传统绘画中所要继承的,或者说我作为中国人骨子里最丢不掉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的豁达、超越的态度,而这就是我在今天的艺术创作中仍要坚守的艺术传统。诸如我近年来以“莲”为主要创作主题,其实也是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象征性意义的符号,来表达我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很多人可能会说,莲的当代性在哪儿,或者我艺术创作中的创新是什么?我认为创新不单单是题材的创新、表现手法的创新,更是一种精神的创新,好的艺术应该是现实世界通往彼岸的桥梁,是心灵的超越,是物我一体、天人合一的,而这就是我在艺术创作中所追求的创新。与此同时,通过与荷兰艺术家的交流,我发现我们对待艺术的真诚态度是一样的,因此我们的艺术交流能够跨越所有边界。此次展览是一次很好地让当代中国绘画走出去的范例,并且配合这样的研讨形式,能够让中荷两国的艺术家真正了解和互鉴,更好地展现当代中国艺术的面貌,更好地推动艺术创作的创新。

 

汉内克·纳特洛普(荷兰艺术家):

  在我的艺术实践中,我认为传统很重要。与此同时,我的艺术作品更多关注的是与人的情绪相关的抽象因素,是一种多层次的艺术表达,并且我一直尝试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发现新的创作源泉,或是新的技术表现手法,我想这就是我在艺术实践中的创新。很早以前,我就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非常喜欢其所营造出的氛围或者说意境,我一直也很期待能更多地看到当代中国绘画在传承与创新之后的新成果。可以说,今天展览上的这些作品极大地满足了我对当代中国绘画的好奇,它们不仅依旧蕴含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文人气息,我还在其中看到了包括主题、材料、技法、色彩等方面的时代创新,这种现代性拓展给予了我很大的震撼,让我很想通过与中国艺术家的交流,来收获面对艺术创作时的创新勇气与思路。今天大家这样坐在一起,我非常紧张,但当大家一开口谈论艺术,我便自然而然地放松下来,我想这就是艺术的力量,这就是中荷两国艺术家在面对艺术时突破所有距离的共性,那就是热爱和真诚。

 

陈明(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

  这次展览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把当代中国绘画推到了欧洲,推到了一个更广大的国际舞台,这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画的世界性拓展,推动国际艺术交流。中国和荷兰都有着非常悠久和伟大的艺术传统,且在两国当代的艺术创作中,传统和创新都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在创新背后都有伟大的传统在支撑,且每一历史阶段都有与之配套发展的艺术实践。正因为这种相似性,使得这次以传统与创新为主题的展览与研讨会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放大,因为我们两国都迫切需要思考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此外,我觉得这次展览另一个层面的意义在于把当代中国绘画推荐给了更广大的艺术界和艺术爱好者,有助于荷兰民众乃至欧洲民众对当代中国绘画的理解,使其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绘画语言。

 

王治(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传统是一个民族的底层文化逻辑,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吸收、借鉴的能量,这也形成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文化DNA。尽管今天诸位参展艺术家的创作主题、材料技法各不相同,但印刻在他们思维中的文化传统是不变的,这就是我对传统与创新的理解。此次中国国家画院来荷兰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来到这个曾深刻影响了世界艺术史进程、拥有一批艺术巨匠的国度,都增进了我们与荷兰艺术家的交流与彼此理解。特别是在展览开幕以后,很多荷兰观众都非常的热情,对艺术家用围追堵截来形容都不过分,他们询问绘画的制作技巧、绘画表现形式的探索等问题,我们的艺术家都做了很好的解答。我觉得这样一种交流和沟通的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双方艺术家的互相了解,更能建立起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交流的通道,对于中国艺术的对外交流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此文章选自-中国美术报订阅号

 

 

  • 我要办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