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在世界遗产中“漫步”
7月27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9项世界遗产。
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陈杰在审议通过后表示,“北京中轴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载体,该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中国愿意继续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
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表达对“北京中轴线”项目的高度赞赏和支持,认为“北京中轴线”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认可“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护管理状况。世界遗产委员会表示,“北京中轴线”的真实性体现在其作为都城核心的延续性,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是“北京中轴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可保持其现有形式的必要性。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由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居中道路遗存共同构成的秩序井然的城市建筑群,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
“北京的中轴线上既体现了悠久的历史,又反映出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巨变,现代宏伟的建筑和古典建筑交相辉映,是北京城市的精髓,是北京城市的灵魂。”有感于此,画家任宝利多年心中一直有个情结,记录下北京的中轴线。北京文联启动的“中国名家画北京”活动让任宝利找到了动笔的契机,他要用一副50米的长卷,描绘出北京的精髓、描绘出北京的城市灵魂。
“名家画北京”激发创作激情
用笔描绘出北京那些最具特色的古建筑,是任宝利多年来的心愿。从他上世纪80年代末第一次走进故宫的一刻起,他的心里便有了一个情节——创作一批作品,把北京的故宫、四合院、寺庙等古建筑用国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2012年上半年,北京市文联组织举办的“中国名家画北京”活动,让任宝利找到了动笔的最好契机。“北京这些年的发展太快了,现代宏伟的建筑和古建筑交相辉映本身就是一副最美的画卷,我要用自己的作品来展现北京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精神,更要记录下改革开放以后新北京的巨变。”最终,任宝利确定用一幅50米的小写意水墨长卷绘出北京最有特色的中轴线。
“上天入地”细看中轴线
有了创作的动力和灵感,任宝利开始了前期准备工作。他请朋友开着车,自己带上相机和摄像机,开始实地拍摄北京中轴线的资料。“因为北京的中轴线是有实景的,即使用小写意的方式去创作,也不能和实景相差太多。”一栋楼、一座普通的建筑,任宝利都要先记录下来。
从南三环到仰山,任宝利一遍又一遍的去实地观察记录。为了定格最佳的角度,他爬上过街天桥、走进居民小区、登上商务楼,进前门、登景山、转奥林匹克公园,为了可以俯瞰鸟巢的全貌,甚至以串门为名到上朋友家里去“借光”观察。
任宝利收集了近五千张照片的中轴线实景材料,一张一张的“拼出”北京的中轴线,又从网上查阅了大量的照片和画作素材进行参考。
小写意画出中轴线精髓
“一遍又一遍地走过中轴线以后,才能体会的中轴线的精髓,才看到北京的变化。”2012年6月份开始,任宝利随着灵感动笔创作初稿,从永定门和燕墩画起,从中轴线的东侧向西画。
“刚动笔的时候确实找不到感觉,拿不准构图和景物的比例。”万事开头难,任宝利反复琢磨、推敲,画了四五次才找到了自己比较满意的表现方式。从永定门一路向北,任宝利以中轴线中心点上的景物向东西两侧延伸,画出了前门、天安门、故宫、景山、鼓楼、鸟巢、水立方、仰山这些中轴线上最具特色的建筑,初稿高60公分,全长40米。
“这次创作对我来说还是有难度的,一方面因为自己第一次画这么长的长卷,另一方面中轴线上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结合是最难画的,因为现代建筑的特征没有古建筑明显,想表现出城市的繁华不容易。”为了完成好作品,擅长山水画的任宝利费尽了脑筋,用小写意的手法创作,力求画作形似外,又多了一番神韵。
成作将达50米 构图景物将更细致
初稿完成以后,任宝利感觉并不是很满意。“初稿从构图、景物的比例来看还是有一定问题,中轴线上除了中心景物外,两侧的景物展现的太少,一些画家朋友都给我提出了不少改进建议。”
任宝利经过对初稿反复的思考和推敲后,已经开始准备正式动笔完成一幅高80公分、长50米的长卷,“画成稿的时候,除了要从南五环开始画起以外,构图也会进行比较大的改变,我会压缩中轴线上中心点的景物,展现东西两侧的内容更多,让画上的视野变得更开阔。另外,人物和汽车也要添加到画作里边,让画更有活力。”